私服传奇网站 走進聊城市人民醫院兒童保健科康復訓練部的大門,可以聽到孩子唱歌的聲音,哭鬧的聲音,還有響亮的說話的聲音,丁丁就是這群孩子的其中一個。
2歲4個月的丁丁,1歲之前與媽媽在一起生活的時間較長,媽媽不愛說話,與孩子的互動較少,1歲以后主要由奶奶負責照顧,奶奶年齡較大,體力較差,孩子看電視、手機的時間較長,每天基本都在2個小時以上,1歲6個月的時候還不會喊“爸、媽”,媽媽為了讓孩子早說話購買了早教機、各種發生讀物,供孩子學習,孩子仍然不肯開口說話。
于是,在丁丁2歲3個月的時候由父母帶著來兒童保健科就診,當時丁丁只會說“爸、媽”等簡單的稱呼,愛發脾氣,易哭鬧,不聽指令,通過測評發現丁丁語言表達能力相當于1歲孩子水平,理解能力相當于1歲6個月孩子水平,還伴隨認知能力的落后,是一個以語言發育遲緩為主的全面發育落后的孩子。經過對丁丁和家庭情況的綜合評估,我們決定讓丁丁進行系統的康復訓練,同時指導家長如何在游戲互動中訓練孩子,1個月的系統康復訓練后,丁丁像換了一個人似的,能說出諸如“吃、要”等不少單字,能表達基本需求,仿說能力強,情緒也比較穩定,能聽指令,家長反應孩子也比較好帶了。
看到這里,很多人會問什么是語言發育遲緩?
語言發育遲緩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兒童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語言能力的發展(口頭表達能力、言語理解能力)遵循正常的順序,但明顯落后于該年齡段相應的發育水平。
在 2-3.5歲兒童中,語言發育遲緩的比例約為 13.5%-17.5%。隨著年齡的增長,部分語言發育遲緩兒童會在學齡前自然跟上同齡人的語言發育進程,而另一部分則有持續的語言發育困難。在4-7歲年齡段,約有7.4%-9.4%的兒童仍然大幅度落后于同齡人的語言發育水平,這部分兒童將被診斷為語言障礙。在四歲到五歲之間,被診斷為“語言障礙”的兒童,語言問題一般會持續,到了學齡以后還會延伸到和學習相關的閱讀、書寫方面的困難。
至今仍然沒有任何科學的方法能夠在2-3歲語言發育遲緩的幼兒中,準確地區分出哪些將趕上同齡人,哪些將會有持續的語言問題。所以一旦發現兒童有語言發育遲緩,則應該盡早進行干預和訓練。
如何初步判斷寶寶是否面臨語言發育遲緩?
一個粗略但是臨床上常用的初篩的標準是(通常稱為“預警癥”):
一歲的兒童還沒有講出真正的第一個詞(比如,“媽媽”,又比如“要”);
兩歲的兒童還沒有50個詞的詞匯量,還沒有開始把兩個詞放在一起(比如,“要餅干”,“爸爸抱”);
三歲的兒童還沒有開始出現三個詞的簡單句子(比如,“爸爸開車車”,“媽媽拿蘋果”)。
從兒童語言發育的角度看,有上面這些跡象,意味著可能是“遲”了。
如果寶寶出現了以上這些跡象,建議父母們應及早帶孩子來兒童保健科就診,越早干預,則孩子追趕上同齡人的可能性越大,“翻盤”的機會越大。
引起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有很多,認知障礙、自閉癥、社交溝通障礙、語音障礙以及特定性語言障礙等都可表現為語言發育遲緩。除了語言發育遲緩這一共性外,認知障礙、自閉癥、特定性語言障礙以及社交溝通障礙的定義特征以及鑒別診斷的注意事項各不相同,兒童保健科的大夫將會對孩子進行全面的評估,“抽繭剝絲”做出鑒別診斷,以此制定不同的訓練方案。
針對不同的鑒別診斷結果,我們將會給出不同的干預方案,有些需要對家長進行指導,改善家庭語言環境,去掉不利因素,定期讓寶寶進行復查就可以,有些則需要在我們的康復訓練部進行系統的康復訓練。
個體化訓練
兒童保健科康復訓練部會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制定詳細的訓練方案,進行包括個體化訓練、感覺統合訓練、言語與社交訓練以及家庭訓練指導等的系統性訓練。康復訓練結束后,我們仍讓兒童定期復查,并給予詳細指導,確保孩子由康復機構訓練順利轉為家庭訓練。丁丁在訓練部訓練1個月后,轉為家庭訓練,家長在訓練過程中遇到問題及時咨詢訓練老師,并堅持每2個月帶丁丁復查一次。丁丁最終各項能力追趕上了同齡兒童,順利進入幼兒園,實現了完美的“翻盤”。
感覺統合訓練
語言訓練
0-3歲的規律系統的健康查體是預防語言發育遲緩的最有效的方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做到早發現、早干預。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的互動?如何有效規避電子產品所帶來的的危害?如何建立良好的家庭語言環境?兒童保健科的大夫會在寶寶成長的每一步給予父母們有力的扶持,為寶寶的健康快樂成長保駕護航!
科室簡介
聊城市人民醫院兒童保健科為0-18歲兒童少年提供高質量、全方位的醫療保健服務。主要開設兒童早期發展、發育行為、兒童營養、生長發育及兒童健康管理、語言-言語障礙門診等特色門診。
兒童健康管理門診:通過對兒童的生長情況、營養狀況、神經心理發育情況進行定期、動態、系統監測,及時發現營養偏離、發育落后等潛在問題,及早進行干預,保障兒童早期全面健康發展。
兒童早期發展門診:對早產、生后缺氧等高危兒進行定期隨訪,早期發現、早期干預。開設親子早教、健腦保健、運動訓練、認知語言訓練、家長培訓等全方位發展促進項目。
發育行為門診:著重于兒童青少年的心理行為發育、社會和學習問題,如兒童語言發育障礙、精神發育遲滯、孤獨癥、兒童多動癥、抽動障礙、學習障礙、情緒障礙等。同時進行父母的教育指導和咨詢,運用生物反饋技術治療多動和抽動障礙,對特定目標癥狀進行藥物治療、行為療法等。
兒童營養門診:可通過兒童飲食行為評估、膳食分析和食譜定制,指導嬰幼兒喂養和口腔功能訓練。對各類喂養問題例如喂養困難、食欲不振、挑食偏食、吐奶;各類營養素缺乏性疾病如缺鐵性貧血、佝僂病等;以及各種生長發育偏離如肥胖、消瘦、矮小、營養不良、食物過敏有豐富經驗和成功方法。
兒童生長發育門診:通過骨齡評價、生長激素等內分泌激素測定,對兒童身材矮小、肥胖癥、性早熟進行規范化診斷、治療,以達到正常成年身高。
語言及言語障礙門診:通過言語發育評估、早期診斷,并給出針對的言語訓練和指導,幫助寶寶更好的發展。
康復訓練部:訓練對象包括早產兒、腦癱、斜頸、O型腿、X型腿、語言發育落后、感覺統合失調、孤獨癥、多動癥、抽動癥、學習困難等兒童。
供稿:兒童保健科 申夏惠
圖文編輯:辦公室 侯琳琳
視頻編輯:辦公室 李春艷